中国普法在线

首页 地市频道 湖南频道 >

传承雷锋精神 以文艺之力筑就银城文明高地 中国雷锋报益阳市工作站筹备工作记实 ...

2025-8-10 18:18| 发布者: 何老师| 查看: 40151| 评论: 0|原作者: 夏红英.龚孟龙 . 刘德海

本网湖南益阳讯:夏红英.龚孟龙刘德海

八月的益阳,热浪涌动,却挡不住传承雷锋精神的坚定脚步。89日,竹山湾非遗传习所内暖意融融,中国雷锋报益阳站首次筹备会议在此召开。全市文艺界代表、志愿者骨干齐聚一堂,聚焦雷锋精神时代传承,共商以文艺赋能推动雷锋精神在银城大地落地生根的实践路径。作为益阳雷锋站站长,我深切感受到,这场会议既是雷锋精神传播阵地建设的重要起步,更是文艺工作者践行初心使命、厚植城市文明根基的责任担当。

1.jpg

 

一、以文艺为桥,让雷锋精神可感可知

 

“益阳是‘雷锋第二故乡’,传承雷锋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用文艺创作让这座城市的真善美直抵人心。”筹备组负责人周荣华的话语,道出了传承雷锋精神的核心要义。多年来,文艺工作者始终以雷锋精神为指引,坚守“记录时代、服务人民”的初心,在非遗传承、乡村振兴、抗疫创作、红色宣讲等领域践行使命,让文艺工作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生动载体。

 

2.jpg

中国雷锋报益阳站的筹备,为雷锋精神传播搭建了全新平台。会上明确:要以剪纸定格“身边雷锋”的暖心瞬间,以民歌传唱助人为乐的鲜活故事,以戏剧重现雷锋精神的经典内涵,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雷锋精神从抽象理念转化为群众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让精神力量在文艺创作中自然浸润人心。

 

二、以创新为翼,让雷锋精神与时俱进

 

“传承雷锋精神,关键在与时俱进,要让年轻一代听得懂、愿意学。”青年代表刘俊良的发言直指精神传承的时代命题。围绕“如何让雷锋精神与新时代同频共振”,与会者展开深入探讨。副站长龚慧纯提出的“打造流动雷锋文化馆”构想获得一致认同——通过非遗展演、互动体验、短视频创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雷锋精神走进商圈、深入社区、融入校园,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指引。

3.jpg

 

事实上,文艺工作者早已将雷锋精神融入创作实践:在竹编、剪纸、烙画等非遗技艺中注入雷锋元素,推出“雷锋语录”书签、“助人为乐”主题剪纸等文创产品,让精神传承既有文化底蕴又具时代活力。下一步,将联合高校开设“雷锋主题文艺创作工作坊”,培养兼具传统技艺与现代传播能力的“新文艺群体”,让雷锋精神以更鲜活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

 

三、以实践为基,让雷锋精神落地生根

 

“传承雷锋精神,首先要做雷锋精神的践行者。”省雷锋报社副站长龚孟龙的总结发言点明了精神传承的核心路径。这让人想起老艺术家丁世安的坚守:年近七旬的他十余年如一日为社区孤寡老人免费拍照,用镜头传递温暖;文艺工作者刘德海带领团队深入乡村,以壁画美化家园,让文明新风走进田间地头。

 

 

4.jpg


会上明确建立常态化文艺志愿服务机制,推动文艺工作者既当雷锋精神的“宣传员”,更做躬身实践的“践行者”。正如副站长郭峰所言:“只有真正走进群众、服务群众,才能让雷锋故事打动人心。”全体参会者表示,将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以“螺丝钉”精神勤学习、办实事,用实际行动诠释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四、以合力为要,让雷锋精神蔚然成风

 

筹备会议最后,中国雷锋报湖南站副站长龚孟龙强调:“要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协同、文艺赋能’的雷锋精神传播体系,让正能量充盈银城大地。”这为传承工作指明了方向。

 

5.jpg


 中国雷锋报益阳站推出“银城雷锋榜”系列报道,深入挖掘基层“凡人善举”,用文艺笔触讲好新时代益阳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成为城市文明的鲜明标识。

 

会议结束时,夕阳映照“匠心传承”匾额,金光熠熠。这光芒不仅是民间文艺的坚守,更是雷锋精神的传承。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将以笔为犁耕耘精神沃土,以艺为帆传播文明力量,让雷锋精神在银城大地深深扎根、生生不息,结出更多文明硕果。

6.jpg


据悉,中国雷锋报益阳站将按计划稳步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全力打造传播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的重要阵地,为益阳精神文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邹瑞华

  审核何兵强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小黑屋|关于中国普法教育在线|中国普法在线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0 Comsenz Inc. ( 豫ICP备2021008138号 )

地址:中国郑州市市二七绿地滨湖国际城1区3号楼20层, 电话:4001626117,email:y2006h@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