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法在线

首页 地市频道 湖南频道 >

ARCSP五环教学模式:以点带面、多层协同,推动区域教育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 ...

2025-9-8 12:53| 发布者: 湖南朱海荣编辑| 查看: 67022| 评论: 0|原作者: 尹石敏|来自: 中国普法教育在线网

       本网讯(通讯员 尹石敏)ARCSP五环教学模式以约翰・M・科勒教授1983年提出的 ARCS动机设计模式为理论根基,由王海燕主持构思,历经7年精心打磨、课堂实践优化与师生反馈迭代,于2023年 12月完成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2024年5月,该模式凭借突出的教育价值与扎实的校内实践成效,荣获第六届邵阳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为后续推广奠定权威认可基础.  

 
一、地理区域层面:从校本实践到跨区域辐射,实现成果阶梯式推广
 
       ARCSP五环教学模式的推广始于校本实践,最初立足于邵阳市第七中学。团队通过多轮课堂教学实证、校本课程融合与师生协同优化,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能与学生学习动力,形成具有复制与推广价值的成熟模式,为后续辐射筑牢根基。
       进入县域推广阶段,该模式结合邵阳市不同县域教育实际,采取分层推进策略。2024年,团队以隆回县荷香桥镇中心学校为农村教育帮扶重点,恰逢主持人王海燕在此地支教,她充分发挥一线教学优势,牵头组织核心团队多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提供“可直接应用”的教学模板。试点成效显著,教师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同期,团队赴洞口县开展专题经验分享,向当地学校教师介绍模式核心理念与应用方法,推动模式在邵阳市县域教育领域进一步覆盖。
       在此基础上,模式进一步向邵阳市城区扩展,走进邵阳市第十二中学,针对城区学校学情特点优化推广方案,指导教师将模式融入日常课堂,有效提升城区学校教学质量。随着实践成效日益凸显,模式逐步推向全市。
       2024年起,被正式纳入邵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与市直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内容:主持人王海燕面向全市英语教育工作者系统讲解模式理念与实践方法,覆盖数百名一线教师;核心团队成员在市直新进教师培训中介绍阐述该模式,加速模式在市域范围内的流动。
       2025年,模式推广场景进一步拓展,在邵阳市市直初中学校第二届宝庆课博会班主任论坛中,核心团队专题分享模式实践经验,推动模式从学科教学延伸至育人全环节。
       最终,该模式凭借扎实的实践基础和显著的育人成效跨出邵阳市域,通过与邵阳学院外国语学院达成合作,对即将毕业的师范生开展经验推广,来自省内各地的师范学生通过“模拟课堂 + 案例拆解”专项培训,系统学习模式创新策略,毕业后将模式带回家乡教学岗位。将该模式辐射至全省乃至全国教育实践之中。 
       此外,依托该模式实践,多名教师在各类教学竞赛中脱颖而出:基础教育精品课评选获部级奖2人次、省级奖21人次,市级奖30人次,实打实的成果为后续县域推广积累了“可复制、可落地”的基层经验。

二、参与主体层面:从个体探索到多元共同体,构建成果推广协同网络 

       课题研究初期,由主持人王海燕带领核心成员,基于 ARCS 动机设计模式深入探索课堂教学创新,历经7年持续实践完善ARCSP五环教学模式,形成可操作、可迁移的教学实践路径。随着成果在校内不断成熟,逐渐吸引和影响校内更多教师参与应用与优化,初步形成教研一体、跨学科协作的校本团队。 
       为扩大成果影响范围,核心团队依托 ARCSP 五环教学模式,先后与邵阳市曾娇娥英语名师工作室、邵阳市朱萍语文名师工作室建立深度联动,多次开展联合教研,带领教师在省市取得优异成绩,推动模式从个人智慧发展为集体实践。通过整合区域教师资源,开展跨校教研与培训,形成多个校际协同、多学科参与的研究与实践共同体。 
       在此基础上,团队依托模式的实践积累与影响力,成功申报并主持湖南省教育厅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初中英语单元整体备课的路径研究》。该课题深度融入模式“动机激发”“主动参与”核心理念,实践成果丰硕:赛课与案例评选中,获省级赛课奖项 5人次、市级赛课奖项 7人次,教学案例获省级奖项5人次;交流辐射层面,受邀开展县市级专题讲座5场,开展校级交流7次,累计覆盖听课教师超600人次;资源建设方面,系统开发教学资源包并编写1册配套资源手册;社会认可上,课题实践成效获市级媒体报道11次,形成“实践—成果—传播”的良性循环。
       同时,各类课题组、工作室通过联合开展成果推广、合作编写教学资源手册等方式,实现多层次、多类型教育主体协同,构建起从个体到团队、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整合、从校本到跨区域的成果推广网络,为模式的持续应用与迭代创新提供坚实支撑。 
       ARCSP五环教学模式通过“区域辐射 + 主体协同”的双轨推广机制,实现从局部实践到广泛影响的教育创新路径,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区域带动力,为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范例。 

一     审: 向 娇 连  
二     审: 石 远 望 
核     发: 朱 海 荣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小黑屋|关于中国普法教育在线|中国普法在线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0 Comsenz Inc. ( 豫ICP备2021008138号 )

地址:中国郑州市市二七绿地滨湖国际城1区3号楼20层, 电话:4001626117,email:y2006h@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