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农产品“销售难、运输难、利润低”与城市居民“买菜贵、买菜远”的矛盾并存。湖南乡情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乡情”)精准聚焦这一民生痛点,创新推出《乡情惠民*家门口的菜市场》项目,其核心载体——“乡情惠农驿站*智慧微店”解决方案,正以其独特的“即时+预售”助农模式及“党建+产业”联动机制,以及显著的降本增效优势,探索出一条“城乡对接、村社互进”的可复制新路径,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与市民受益的双赢格局。 一、模式创新:“即时+预售”双轮驱动,破解农产品流通瓶颈
“乡情惠农驿站*智慧微店”的核心在于其创新的“即时+预售”助农模式。 即时零售,满足日常所需:每个驿站通常由5-8台智能生鲜柜组成,销售水果、蔬菜、零食、饮料、牛奶、面包等日用快消品。这些商品大部分来自本地农民直接送到(湖南乡情)供应链公司,确保新鲜度,满足社区居民即时性的消费需求,让城市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菜市场”服务。 预售模式,助力农产品上行:针对季节性强、产量较大的特色农产品,驿站通过线上平台和智能生鲜柜自带广告屏的直观广告提前发布预售信息,消费者下单后,农民或供应链公司根据订单进行采摘、打包,再通过驿站配送至社区。这种“以销定产”的模式,有效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损耗和中间商的层层加价,直接解决了农民“销售难”和“运输难”的问题,保障了农民的“利润低”痛点得到缓解。 二、机制保障:“党建+产业”联动,凝聚发展合力 湖南乡情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离不开党组织的引领。项目积极联合村集体、合作社、社区党组织,构建起“党建+产业”的联动机制。 村党组织引领,组织农户:在乡村端,村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农户成立或加入专业合作社,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对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社区党组织协同,服务居民:在城市社区端,社区党组织积极协调驿站选址、宣传推广,并组织党员志愿者参与驿站运营和便民服务,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产业链接,互促共进:通过党组织的纽带作用,将乡村的“产”与城市的“销”紧密连接起来,形成了“村社互进”的良好局面,不仅促进了产业发展,也密切了城乡关系。 三、 价值彰显:以“小驿站”撬动“大民生”,实现多方共赢 “乡情惠农驿站*智慧微店”虽小,却承载着大民生,其核心价值体现在: 农民家门口创收: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农产品从田间直达社区,农民获得了更高的销售利润。同时,驿站的运营也为部分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家门口创收。 市民家门口的菜市场:社区居民,特别是上班族和老年人,无需远行,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平价的农产品和日用品,极大地提升了生活便利性和幸福感。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项目贴心保留了传统会员卡消费方式,体现了人文关怀。 探索可复制模式:该模式轻资产、易操作,为“城乡对接、村社互进”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内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四、 优势凸显:轻资产、易运营、低门槛,助力创业就业 相比传统的生鲜超市、水果店,“乡情惠农驿站*智慧微店”展现出显著的优势: 投资费用更低:无需高昂的房租和装修费用,主要投入在于智能生鲜柜的购置和初期商品铺货,大大降低了创业门槛和资金压力。 运营相对简单:智能生鲜柜可实现24小时营业,减少了人工投入成本。借助智慧管理系统,一个人也可以轻松运营多个站点,适合小微创业者。 用户操作便捷:消费者通过微信等移动支付即可自助购物,流程简单直观,几乎没有学习成本,符合现代人的消费习惯。老年会员卡的设计则兼顾了不同年龄层的需求。 结语:湖南乡情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的“乡情惠农驿站*智慧微店”,通过党建赋能、科技助农,以创新的“即时+预售”模式和“党建+产业”联动机制,成功破解了农产品销售难题,便利了城市居民生活。这不仅是一个商业模式的创新,更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它以“小驿站”为支点,撬动了城乡资源的高效对接,探索出一条农民增收、市民受益、产业发展的共赢之路,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乡情经验”。随着该模式的不断推广和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惠及更多城乡百姓。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
Archiver|小黑屋|关于中国普法教育在线|中国普法在线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0 Comsenz Inc. ( 豫ICP备2021008138号 )
地址:中国郑州市市二七绿地滨湖国际城1区3号楼20层, 电话:4001626117,email:y2006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