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在伏牛山深处的二郎坪镇,4.8万亩山茱萸迎来丰收季。漫山遍野的“中国红”不仅染醉了秋日山峦,更映红了药农的笑脸。这枚小小的红色果实,正以其跨越千年的生命守护之力,为当地群众守住致富的希望,为疲惫的现代人守住生命的元气。 千年本草,守护山河与生计 “这果子是我们山里人的‘金果果’,一年到头就指望它。”正在林间忙碌的药农捧着满筐果实,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春采花,秋摘果,这里的村民世代遵循着自然的时序,守护着这片山林的道地药性。 山茱萸的守护,早已写入中华民族的药典智慧。其性酸、涩,微温,归肝、肾经,核心功效在于补益肝肾,收涩固脱,如同身体的“守门员”。《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其应用更穿越战国、唐代至明代,被历代医家珍视,最终成为经典名方“六味地黄丸”的核心原料。 丹青写魂,笔墨凝固生命轮回 在这片丰收的林间,西峡县净土书画院宋建院长展开画板,以一场特殊的写生,进行着另一种“守护”。赭石勾勒虬枝,朱砂点染秋实,延时摄影下,《朱实秋华》图在流动的天光中逐渐成形。 “画果子不能急。这一笔一画,都是和自然的对话。”宋建院长表示,来这里写生,靠的是感受。他的笔墨并非简单复制风景,而是将山茱萸一年的生命轮回、它守护山河与生计的故事,永远封存在宣纸上。 一方本草,启示现代生命哲学 从山林到画纸,从药篓到人体,山茱萸以其一生诠释“守护”的真谛。正如主播在节目尾声所言:“希望今天之后,我们也能学会,为自己‘收涩固脱’,守护好我们内在的精、气、神。” 如今,二郎坪镇的山茱萸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这方水土孕育的本草,不仅链接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链接着百姓富足的幸福未来。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正如那漫山遍野的茱萸红,生生不息。(李可 胡冬)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
Archiver|小黑屋|关于中国普法教育在线|中国普法在线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0 Comsenz Inc. ( 豫ICP备2021008138号 )
地址:中国郑州市市二七绿地滨湖国际城1区3号楼20层, 电话:4001626117,email:y2006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