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法教育在线广西桂林全州讯:(通讯员:邓琳)近年来,全州县大力创新推广“稻-稻-渔-油”绿色高效轮作模式,让土地全年“不打烊”,实现“一田多用、四季增收”,走出了一条稳粮、增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初冬时节,全州县推广种植的4.95万亩结籽油菜已是绿意盎然、长势喜人。11月17日,在广西德沁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收籽油菜种植示范基地,千亩油菜郁郁葱葱,与远处的村庄、公路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冬景图。
作为“桂北粮仓”,全州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11万亩以上,产量超过39万吨。为最大限度挖掘土地潜力,全州县积极探索,在传统的“稻-稻-渔”模式基础上,巧妙接续一季油菜种植,形成了独特的“稻-稻-渔-油”全年轮作体系。晚稻收割后,农田旋即披上“绿装”,实现了耕地无缝衔接。来年春季,这片绿色将化作金色花海,成为吸引游客的“花海经济”。花期过后,成熟的油菜籽将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油料收入,油菜秸秆直接还田,又为下一季水稻提供了天然的绿肥。广西德沁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贵玉说:“我们流转了3600亩土地,我们的种植模式是“稻稻渔油”。我们早稻也放禾花鱼,晚稻也放禾花鱼,割完晚稻马上就种植油菜。这种模式,一块田有四项收入,比起往年,没有种油菜、没有放鱼,每块田增产900元以上。” 全州县这种“一年有四收、四季无闲田、土地不打烊”种植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更形成了“用地”与“养地”结合的良性循环。油菜种植有效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为粮食持续高产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 稻-稻-渔-油模式的关键就是让一块地挣多份钱。油菜收割后,秸秆还田能有效改良土壤,为下一季水稻提供了很好的肥力。这样既实现了每亩增收900元以上,又保护了耕地,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多赢。”全州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蒋启斌说。 据了解,全州县“稻-稻-渔-油”综合种养模式成效显著,已成为当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 (编辑:李爱华 责编:邓明平)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
Archiver|小黑屋|关于中国普法教育在线|中国普法在线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0 Comsenz Inc. ( 豫ICP备2021008138号 )
地址:中国郑州市市二七绿地滨湖国际城1区3号楼20层, 电话:4001626117,email:y2006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