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法在线

中国普法在线 首页 法治乡村 查看内容

全国春季农业生产由南向北渐次展开 人勤春光好 春耕备耕忙

2021-3-26 22:42| 发布者: 法治建设| 查看: 544297| 评论: 0|来自: 人民日报

“春分到,犁头跳。”耙田、灌水、选种、育秧……四川省邻水县盛世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头人方智勇忙得不可开交,“去年合作社产出的绿色大米,品质高,在市场上价格好,供不应求。”

山东省曲阜市尼山镇利民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孔德同笑呵呵地说:“今年合作社调整结构,马铃薯增加到1000多亩,全程机械化,费用比人工节省2/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政策春风徐徐拂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持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质量导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当前,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如火如荼,正由南向北渐次展开。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目前全国春播粮食已播4.5%,其中,南方早稻已育秧37.6%,西南地区中稻育秧9.6%,春玉米已播2.9%,薯类已播27.6%。今年冬小麦、冬油菜种植面积双双实现恢复增长。冬小麦种植面积3.35亿亩,比上年增加300多万亩;冬油菜种植面积960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400万亩左右。冬小麦返青苗情一、二类苗比例88%,比上年同期高1.3个百分点。多数地方冬小麦、冬油菜长势好于上年,实现夏季粮油丰收有较好基础。

产得出、产得优、供得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

人勤春来早,山田放水忙。稳口粮,稳大豆,增玉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两稳一增”成为春耕生产主旋律。

稳口粮,产得出、产得优、供得上,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春分节,快耕田,四犁五耙做周全。”盛世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耕地2800亩、托管耕地7500亩,方智勇着力结构调整,增加优质早稻种植面积,这一做法让他在去年尝到了甜头,合作社全年盈余达463万元,“稳口粮,要增加种植面积,还要生产优质水稻。今年合作社增加春播早稻面积,主要是做好四件事:农资备足、土地耕整、秧苗繁育、种苗插栽。”

方智勇在自己流转、托管耕地之外,还扩展了社会化服务土地面积,当上了真正的“田保姆”。今年春耕,合作社累计托管耕地3.8万亩。

“春浇一水,亩产千斤。”河北省邢台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景东林介绍,去年秋冬种,邢台市优质专用小麦增加。“优质强筋小麦,全部按订单组织生产。全市今年优质强筋小麦示范区扩大到60万亩。”

稳大豆,瞄准国内需求,供给侧持续发力。

“春分过后,种种黄豆。”昌元家庭农场位于重庆市巴南区二圣镇中坪村,农场主刘昌元是个种田能手,到今年春耕共流转了土地220亩,“水田主要用来种水稻,旱地还是要种植大豆、杂粮,大豆效益好,今年还要多种一些大豆。”

谈到增加大豆种植面积,黑龙江省克山县河南乡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凤玉说:“合作社流转土地面积达5.4万亩,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有条件。合作社去年盈余5328万元,社员亩均分红增加到922元,大豆贡献老多了!”

增玉米,满足市场缺口,用足绣花功夫。

细雨蒙蒙,山东省临邑县翟家镇孙汉服村的万亩示范方里机声隆隆,一垄垄新土被机手翻耕得跟木刻一样。“今年春播玉米,继续推行‘一增四改’。”翟家镇农技站站长齐宝平说,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施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作业为机械化作业。

“这个办法,带来的玉米产量一般能达到1800斤左右。”孙汉服村支书孙丰忠说,“旱地和边边拐拐的地方,都用来种玉米和杂粮。”

湖南湘乡市泉塘镇双江村荣桥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大田里,种粮大户舒纲举正驾驶着犁田机翻耕田地,他带领着10多名村民忙得热火朝天。

“两稳一增”,夯实大国粮仓根基。今年将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东北、黄淮海等地区增加玉米面积1000万亩以上。实行大豆振兴计划,今年力争大豆播种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在长江流域推行稻油、稻稻油的种植模式,巩固双季稻面积的同时,大力发展冬油菜,提升油料供给保障能力。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说,实现全年粮食丰收,必须统筹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打好春管春播第一仗。

做好农业加减法,推动投入品减量增效,绿色生产成为春耕大趋势

绿肥种三年,薄地变良田。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成为春耕生产大趋势。

注重资源节约,成为春耕新时尚。

在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农技人员对全县土样早早进行了采集、检测,惊蛰一过,3000张测土配方施肥卡就送到了农户手中。据测算,经测土配方施肥,玉米每亩可节肥4公斤、增产20公斤。

当前,正值小麦管理的关键期。河北阜城县崔家庙镇王怀玉村的700多亩小麦一派绿意。“播种机械化、追肥无人机、收割有人管。”村民王志德把家里的8亩地都托管出去,由合作社制订作业规范。

“目前全县10万亩土地实现了托管,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保姆式’全托管和‘菜单式’半托管。”阜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何丙敬介绍,合作社在开展托管服务时,实施统一购置农资、统一测土施肥、统一节水灌溉、统一防治作业和统一智能监测。“五统一”管理,实现了节本增效。在阜城县,合作社同科研机构对接合作,推广优良品种25个,全县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注重绿色生态,成为春耕新模式。

在湖南蓝山县塔峰镇竹市村,300余亩油菜花刚谢幕,水稻就开始浸种育秧,种粮大户黄学林驾驶着一台旋耕机对油菜花进行粉碎还田,“利用冬闲田播撒油菜、草籽等绿肥种子,不浇水、不施肥、不收籽,油菜进入花荚期及时翻压入土,给轮作的水稻提供底肥,水稻长得更壮实!”

下网、起虾,湖北襄阳市襄州区的虾农忙起来。龙王镇龙兴村养虾大户陈丛兵感叹,“护好一塘水,养好一塘虾。”今年,龙王镇大力发展稻虾共作,已发展稻虾养殖户146多户,共有286个虾塘,面积达到2万多亩,成为湖北全省高标准“稻虾共作”示范基地。

注重产品质量,成为春耕新追求。

伴随着轰鸣的机声,一座座小山一样的原料经过科学配比、发酵等程序,成为一包包生物有机肥。走进襄州区龙王镇禾嘉鑫农机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理事长白世文正和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生物菌肥和育秧基肥,为春季水稻机械化育苗做好保障。白世文介绍,这些生物有机肥不仅更适合育苗,而且对土壤也起到净化作用,“土壤好了,苗子才会好,农作物品质才高。”

有机肥替代无机肥,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的“双替代”行动,正在安徽省六安市悄然布局。霍山县黄芽核心产区的太阳乡标准化茶园装上了一排排太阳能杀虫灯、诱虫板。太阳乡金竹坪村茶农贺祥如说:“一户出问题,影响的是整条山沟,谁还敢乱打药?现在,绿色种植是我们的自觉行动。”

春分落雨家家忙,种瓜点豆育薯秧,绿色春耕给春季农业生产增添了绚丽的风景。今年,我国将扎实推进农业产地环境治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有机肥替代和农膜补偿试点,深化农业节水控水,实施耕地土壤污染治理5000万亩和轮作休耕4000多万亩,再创建100个绿色防控示范县,再认定1万个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部长叶兴庆说:“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绿色发展,我国走上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新技术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

春分麦梳头,麦子绿油油。智慧农业、智慧农机、高素质农民在春耕备耕一线尽情忙碌,为春耕生产现代化添上新色彩。

互联网+农技农艺,种田高效省力。

灌肥、调试、起飞,在新疆乌苏市皇宫镇千亩小麦示范田,植保无人机在技术员的操控下稳稳地飞进农田进行肥料喷洒作业。“无人机喷洒肥料特别均匀,省工省时,800亩地小麦追肥,两天就干完了。”种植大户马建明竖起了大拇指。

湖南岳阳县细冬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育秧车间里,精准印刷播种育秧机正在高速运转。随着机器的转动,种子被均匀“打印”到可降解的播种育秧专用纸上。“这台新设备由湖南农大引进,种子能节约近50%,还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秧苗的质量,粮食产量能增长10%。”合作社负责人杨洪波兴奋地说。

“施肥从‘靠手感’变成‘靠遥感’!”河北省曲周县金沃福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志成感叹,遥感无人机飞一圈,地块状况摸得一清二楚,“绿色代表地力好,红色提示要多施肥。小麦‘吃’得更营养了,亩产从1000斤增加到1300斤。”

“云科技”助力,成了春耕新潮流。

轻点手机,水雾自动从喷头奔涌而出,农田墒情、作物成长状况清楚地显示在屏幕上。在江苏沭阳县华冲镇司家荡村杂交水稻制种和商品粮基地,手机成为农民春耕好帮手。今年沭阳县在田小麦141万亩,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云技术”全程呵护粮食生产。

眼下,山东青岛的马铃薯等作物进入播种关键期,小麦返青也迎来除草、施肥的最佳时机。在洋河镇朱季村,无人驾驶旋耕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无人驾驶播种机紧跟其后进行自动播种,播行笔直,覆土均匀。“过去播种马铃薯,全村老小都要上阵。如今,有了无人驾驶旋耕机、起垄机和播种机,种地轻松多了。”青岛高产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高古今年种植了80亩马铃薯,不到一天就全种完了,“用上北斗导航控制系统,作业精度高,误差控制在两厘米以内。”

目前,青岛市农用北斗终端农机保有量已达到3000多台,马铃薯、胡萝卜等作物起垄作业80%以上实现无人驾驶;全市机动植保施药机械1万多台,植保无人机800多架,基本构筑了“地上+地下+低空”的立体作业格局。

高素质农民,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量。

在四川眉山彭山区悦园村的猕猴桃园里,刘建和大伙儿忙着剪枝修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让他从“新农人”变成“带头人”,管理着50多亩猕猴桃、100多亩柑橘。“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更多的人愿意返乡创业,农业一定能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他们说起未来信心十足。

今年春耕期间,江苏南京市六合区推出了智慧农机服务平台。“50多台(套)机械都能通过平台提供服务,农户轻轻松松就能租到机械。”南京市六合区的首佳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久贵说。目前,这一平台已集结了532个农机手,与500多个农户建立了联系。

广袤田野上,地上跑的大农机,天上飞的无人机,田管用上大数据,智慧春耕助力农业提质增效。今年,我国将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110个试点县建设。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

不负好春光,春耕备耕忙。今年我国将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目前,辽宁省明确了粮食播种面积5291万亩、产量468亿斤的目标任务。四川省全力推进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扎实抓好全年粮食生产,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力争粮食种植面积达到9500万亩、产量达到708亿斤。安徽省将10945万亩任务分解到小麦、早稻、秋粮各季作物,适度扩大早稻面积、稳定一季稻面积,扩大玉米种植,稳定大豆及薯类杂粮面积,实行挂图作战、对表种田。

放眼春耕备耕一线,各地各部门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亿万农民阔步走在乡村振兴大路上。(人民日报记者高云才 王浩 郁静娴)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小黑屋|关于中国普法教育在线|中国普法在线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0 Comsenz Inc. ( 豫ICP备2021008138号 )

地址:中国郑州市市二七绿地滨湖国际城1区3号楼20层, 电话:4001626117,email:y2006h@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