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法在线

中国普法在线 首页 法治乡村 查看内容

化解夫妻矛盾、调解邻里纠纷,这个“板凳会议”作用大

2021-4-8 08:5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92420| 评论: 0|来自: 甘肃政法网

4月2日一大早,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公安局打柴沟派出所所长狄世俊和同事再次来到辖区群众潘某家里。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回访。

原来,春节刚过,潘某与妻子发生矛盾,辖区民警花了20多天时间,一趟趟上门沟通,一次次开导纾解,最终完美地化解了矛盾。

这种根植于基层的调解方式,被形象地称为“板凳会议”。

打柴沟镇常住人口1.6万,派出所民警在矛盾纠纷摸排化解中发现,当地家庭矛盾及婚恋纠纷尤为突出。为此,打柴沟派出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采取靠前调解、进村入户的方式,同司法所、镇村干部、治安户长、村法律明白人、乡贤联合起来,在群众家里面对面共话家长里短,取得了显著效果。今年以来,已经调处化解矛盾纠纷7起,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

“板凳会议”能量何来,魅力何在?有哪些经验值得推广借鉴?日前,记者来到天祝县一探究竟。

预防为主,准确掌握社情民意

3月2日下午,打柴沟派出所治安户长微信群中上报了一条家庭矛盾的线索信息,正在附近入户走访的民警马成彪、舒春阳立即赶往信息中所报的家中了解情况。

一进门就碰了一鼻子灰。马成彪回忆,由于妻子陈某情绪不好,误以为民警是自己丈夫潘某请来的“说客”,不愿交流。从陈某的只言片语中民警们判断,这是一起因沟通不畅引发的家庭小纠纷,陈某很明显在气头上,产生了离婚的念头。

民警们即刻来到丈夫潘某的住所了解情况,谁知潘某也一肚子委屈,情绪非常激动。“矛盾纠纷看似不大,一旦发酵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狄世俊说,“板凳会议”瞄准的就是基层“不起眼”的小事。

事虽小,却难调解。民警们联合镇村干部一次又一次上门交流,潘某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何解决?潘某要求,民警代表自己把媳妇从娘家“带回来”。

强制手段肯定行不通。之后的日子里,民警们常常双方两头跑,设身处地为双方谈人情、讲道理、举实例、讲法律,不厌其烦地化解双方的“怨气”。潘某在民警的劝说下主动上门给妻子及岳父岳母道歉,并积极看望住院的岳母,与妻子的关系也悄然好转。时机成熟后,派出所教导员刘志鹏带领民警向两家老人发动“攻势”,与他们促膝长谈。终于,老人的心结也打开了。

3月25日,矛盾化解的潘某夫妇主动来到派出所感谢民警。

记者近日见到潘某时,他正谋划今年种30亩高原夏菜,铆足劲好好过日子。

不把调解程序化,才是“走心”的调解

从“灭火”向“防火”转变,从程序化调解到“板凳炕头”拉家常的转变,是打柴沟派出所化解纠纷的尝试,也是天祝县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与探索,更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天祝政法系统为民办实事的一个鲜活事例和缩影。

马成彪告诉记者,农村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因“难为情”而口头化解的情况,“时过境迁,一些矛盾非但没能化解,反而愈演愈烈。”

“板凳会议”的魅力在于,民警充分考虑矛盾双方的实际情况,不选择给当事人带来紧张情绪的派出所作为调解地点,而是联合各方力量走进当事人家里,用时间和真情将矛盾彻底消除。

狄世俊举例说,程序化调解最多花一个多小时,双方签一张承诺书而已。“不把调解程序化才能真正解决矛盾根源。我们调解一次矛盾时常会用十几天时间,大家开玩笑说,‘没有一张纸,全靠嘴皮子’,但实际效果非常好。”

同样是今年3月份,打柴沟镇一对即将外出打工的夫妻发生矛盾,双方亲属情绪非常激动。派出所民警得知情况后,立即来到当事人家里进行矛盾调解。“一直持续到夜里12点,大家的气才消。”马成彪说,哪怕调解效果不理想,也有后招,事后回访是他们矛盾纠纷调解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几天我们不断通过电话回访得知,闹矛盾的夫妻已经和好,现在正在西藏打工。每次听到这样的消息,我们心里都非常自豪。”

最近,打柴沟派出所召开会议,对调解成功事件的整个过程进行梳理,认真总结好的做法。民警们总结出三点。一是要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认真学习党史,从中汲取经验,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二是要用真情感化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和群众成为朋友,才能找准根源,做到有效化解。三是要将调解前移,多利用“炕头会”“板凳会”“地头会”等方式拉近警民关系,根除矛盾纠纷,最大程度地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小黑屋|关于中国普法教育在线|中国普法在线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0 Comsenz Inc. ( 豫ICP备2021008138号 )

地址:中国郑州市市二七绿地滨湖国际城1区3号楼20层, 电话:4001626117,email:y2006h@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