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张芳玲 李元攀 向娇连 通讯员 邢以山)徐老师亲口向笔者讲述。 作为出生于“京剧艺术之乡、临清”的一位普通京剧人,能拜在著名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先生门下,那是我一生的幸事。1985年3月,我在临清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关怀下,在市委招待所为我举办了隆重的拜师会,从此有了让我多年牵挂于心的师生情缘。 () 当时我任临清市京剧团业务团长,为了拓展业务,剧团经常到周边省市和农村巡回演出。记得当年,我团到达肃宁县剧场时,得知当地正筹办商贸大会,于是,我便找到大会负责同志洽谈演出相关事宜,谈话中,有一位领导得知我是谭元寿先生的学生时,提出如果你能把谭元寿先生请来为他们演出,就将大会7天14场戏的任务全都承包给我团,为了获得对剧团来说精神和物资都可很观的效益,我当即把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承接了下来。 当时谭先生正任职于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演出任务非常繁忙,再说我刚刚拜师不久,能不能请动这位老人家出山,心里当时的确没底。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敲开了老师的家门。向师父、师母问安之后,说明来意,可万万没想到老师很爽快的就答应了我的请求。翌日,我找到当时的业务主任刘长江先生,谈妥上交院方与个人劳务费等业务并签好合同后。方知谭先生这是第一次非组织安排与外团合作演出,(又叫走穴)先生的意思是,做为一个当家主演,不能放下大家而不管呀!看来,给我的面子真是不小。两天后,谭元寿先生在(怀仁堂)为中央首长演出完《桑园寄子》后,立即随我坐火车赶到石家庄,换乘肃宁县政府派来的车到了目的地。下车后,迅速与全体演职员见了面。为确保头场戏《失空斩》的演出效果,谭先生及时与乐队、演员、服装、音响等方面人员见面勾通协调。当时我们剧团的条件比较差,各方面都无法与大戏院团相比,但是谭先生没有挑剔,而是耐心细致地与乐队说唱腔、给演员说戏,循序渐进,一丝不苟。 结果首场的演出艺惊四座,掌声雷动,给了当地观众一次高层次的艺术享受。当地县政府给谭先生安排的用餐标准是四菜一汤,由我陪餐。可是,当第二天在舞台排完戏后,谭先生突然发现我团一位前去探亲的家属,在后台临时搭的床铺上喂孩子喝粥时,急忙走过去关心的说道:“这儿风太大,别让孩子感冒了。”又问我:“你们剧团经常这样吗?”我们团的一个演员忙说道:“先生,这还是县城呢!要是到农村演出,条件就更差啦。”这时先生的眼睛有些湿润,摘下眼镜擦了一下说:“哎,干我们梨园行的真不容易呀!”回到招待所用完午饭后,先生跟服务员衷恳的说:“这些剩下的菜就别撤回去了,可以留着,我们晚上热一热继续吃。”我不解地望着先生,老人家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小剧团的演员们这么辛苦,咱也别太浪费了!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吧。”接着,谭先生对我在《龙凤呈祥》、《失空斩》中扮演的赵云角色给于了精心的指导,又对我讲述了谭派《失空斩》中诸葛亮的表演特点,使我受益终生。在肃宁剧场,我们成功演出了《龙凤呈祥》、《失空斩》,得到了广大戏迷观众的高度赞扬,给剧团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与宝贵的艺术声誉。 演出圆满结束后,我送谭先生回到北京,没想到谭先生主动向院领导讲明我们剧团的目前的条件和困难,决定免去了我们这次合作的全部劳务费。这时我被谭先生的善举而深受感动,由此让我看到了一位京剧艺术家的善良之心和人格魅力。 此值先生辞世两周年之际,为了纪念先生,我精心创作了〈空城计〉〈将相和〉〈打金砖〉〈龙凤呈祥〉等戏画作品,以表达对谭先生多年教诲的感激之情,并用“一戏一画一故事”的形式寄托临清京剧界及广大戏迷观众对这位京剧艺术家的深切怀念之情…! (徐雪涛将相和剧照) (徐雪涛戏画空城计) (徐雪涛将相戏画图) (徐雪涛戏画“打金砖”) (戏画定军山之黄忠) (戏画文图龙凤呈祥) (向恩师敬献戏画作品) (著名书画家徐老师在长安大戏院纪谭活动实照) 编辑:张芳玲 黄金双 责编:朱海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