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祁山叠翠,浯溪水美,漫江碧透。
湖南省祁阳市,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土地,邑县始建于三国时期,距今1700多年。
这里文化厚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祁剧、祁阳小调发源于此,有全国最大的露天碑林——浯溪碑林。
这里人杰地灵,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共和国第一代将军刘金轩和周玉成的故乡。
党的十八大以来,祁阳市始终勇立改革发展的潮头,想事、谋事、干事,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打造经济强县、决胜脱贫攻坚、建成全面小康、实现撤县设市等一件件规划蓝图变成了美好现实。
特别是去年以来,祁阳市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确立“建设新祁阳、挺进省十强”总体目标,以撤县建市为契机,推进产业强市、开放活市、品质兴市、生态立市、依法治市,带领113万祁阳人民继往开来,再谋新篇!
实干祁阳,工业高地
聚焦工业园,决战工业化。
走进祁阳高新区,项目建设的热潮一浪接一浪,迎面而来。
2021年11月,由世界500强企业住友电装集团投资的祁阳住信电气公司从签约到投产,用时不足100天,刷新了项目建设的“祁阳速度”。
2022年3月,湖南振阳纺织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进驻祁阳白水纺织小镇,只用了1个月时间,实现了“签约即开工”。
2022年4月,边建边投产的湖南益安运动头盔生产不到3月,月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员工人数由最初的5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近800人,全年预计实现产值3亿元以上。
2022年6月18日,祁阳市举行本年度第三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签约活动,共有1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签约,总投资84.3亿元。
项目涵盖轻纺制鞋、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农业、文旅体产城融合等多个领域。
其中湖南壕鑫纺织项目是继湖南振阳纺织后第六个投资超10亿元纺织项目落户祁阳并动工建设。
十年来,祁阳的工业经历了从起步到转型、从转型到升级、从升级走向新生的发展阶段,努力朝着制造业县域新高地的目标迈进。
与2012年相比,祁阳规模工业企业总数从103家增加到184家,规模工业总值从130亿元提升到411亿元。
产值过亿元企业由32家增加到105家,培育形成了7大产业集群,其中轻纺制鞋、先进装备制造业年产值在2021年率先突破100亿大关。
科力尔电机成为永州市第一个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的本土民营企业。
祁阳白水纺织小镇获批湖南省特色工业小镇,其中雨伞布产能已占据全国市场50%的份额。
祁阳高新区成为永州市第一个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的园区,先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湖南省双创示范基地、湖南省发展开放型经济优秀园区,4次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
园区市场化改革、产业化发展走出了“五好园区”建设的“祁阳路径”。
在新型工业化的引领带动下,祁阳以项目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
2021年,祁阳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5亿元,是2012年的2.4倍;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8亿元,是2012年3.3倍。
祁阳综合经济实力成功迈进全省20强、中部地区前百强。
奋进祁阳,三农发展
今年国庆期间,祁阳市茅竹镇三家村、潘市镇李家大院等新农村风景如画,游人如织。
近年,祁阳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
2021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1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53元,分别是2012年的1.7倍、2.1倍。
成功实现了75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贫困序列,25776户81984人实现稳定脱贫,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
祁阳脱贫攻坚的工作经验入选全省《精准扶贫100例》和中宣部、国务院扶贫办编写的《新时代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选编》。
2016年来,祁阳三次获评湖南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市)、连续五次获评永州市脱贫攻坚先进县(市)。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基础。祁阳以发展精细特色农业为抓手,着力打造湘南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培育优质稻、生猪两大基础产业和“两茶一柑一菜”(油茶、茶叶、柑桔、蔬菜)四大特色产业,粮食播种面积多年持续稳定在135万亩、总产量67万吨以上。
油茶林面积达到62.5万亩、年产茶油1.5万吨;年生猪出栏110万头、存栏80万头以上,为保障粮油安全和生猪稳产保供作出重要贡献。
“祁阳槟榔芋”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5个农业基地通过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认证。
祁阳先后获批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市)、中国油茶之乡、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市)、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持续保持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荣誉称号,全面开启了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跨越的新征程。
“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祁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一体发展。
按照“一区先行、百村示范、全域推进”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功打造了乡村振兴“1+20”核心示范区。
建成了8个省级(含精品村)、12个市级、85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10个“美丽屋场”示范点;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4家,获批省级五星级乡村旅游区3个、四星级乡村旅游点8个。
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爱党爱国星、遵规守法星、致富脱贫星、生态环保星、诚实守信星、移风易俗星、团结友善星、尊师重教星、孝老敬贤星、健康快乐星),每年表彰1万户“文明户”、 1千户“示范户”,在贴息贷款、购置农机等17个方面给予实惠。
组织开展“最美家庭”“十佳好媳妇”等评选、“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全县涌现出中国好人、湖南好人、道德模范等200多人。
全面推行“党建引领、服务为先、三治融合、以村为主”的乡村治理“村为主”工作机制。
出台“1+X”组合文件,坚持“县统筹、镇负责、村为主”,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建强乡村治理主心骨,夯实为农服务主阵地,建设多元共治主力军,畅通定分止争主渠道,有力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村级落地落实。
实现村党组织“由弱到强”、集体经济“由小到大”、村民自治“由管到议”、法治意识“由淡到浓”、乡风民风“由差到好”、社会治安“由乱到治”的转变,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幸福祁阳,安居乐业
走进祁阳市,只见城乡街道、巷口干净整洁,人民群众笑容绽放,幸福写在脸上。祁阳持续抓民生建设,处处呈现出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
紧紧围绕群众所想所需推进改革,群众办事更方便快捷。推动“放管服”改革,2020年4月,全省首张食品药品经营许可“证照合一”营业执照在祁阳发放。
在祁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可“一站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达1380余项,其中284项实现“一次办”,600余项实现“指尖办”,153项实现“园区办”,352项实现容缺受理,真正实现了“中心之外无审批”“只进一扇门,能办所有事”。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林长制改革试点等有序推进。
祁阳以实现撤县设市为目标,抢抓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市)、全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县等重大机遇,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近年来,先后拆除城市违章建筑55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286个,新建小游园183个,对117条主次街道实行“白改黑”,对城市垃圾实行“不落地”收集、街道实行“机械化”保洁,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目前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两山”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最大的力度推动生态环保突出问题彻底整改,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祁阳成功申报了太白峰国家森林公园、浯溪国家湿地公园、浯溪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大江省级森林公园,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0.42%;2020-2021年,祁阳连续两年获评国家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县(市);2021年,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
深入实施“文教兴县”战略,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仅“十三五”期间,全市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位项目建设26个,新增学位2.91万个,消除义务教育超大班额424个、大班额836个,实现清“零”目标。
全市维修改造薄弱学校212所,建成合格学校40所、标准化学校2所、芙蓉学校1所、暖阳学校2所、标准化食堂83家,改厕117所,完成62所小规模学校提质改造,完成中小学校“智慧教育”建设和校园“智慧安防”建设,校园“五化”建设正加力推进,城乡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获批三级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祁阳成功创建全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健康促进县(市),公立医院改革获评省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奖。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全面提升。
编辑:张芳玲 责编:朱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