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教师节前夕 中国普法教育在线湖南永州讯(邓明平 通讯员:宁远县教育局 万运兴)父亲离我而去已十年有余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至今萦绕在我的脑际,让我深深地怀念。尤其是他那勤奋严谨的学风、诲人不倦的教风、无私奉献的师德以及坚定意志、斗争精神、高尚情操一直如榜样影响着我,并永远值得我和后辈人学习。 父亲勤于学习,精于修养。他自幼勤奋好学,曾先后入清水桥南岳庙小学、平田龙溪小学、宁远县北路学堂、衡阳市成章中学、湖南省立第二师范求学。一生熟读诗文,博览群书;即使到了晚年仍手不释卷,秉烛夜读。在数十年的学习生涯中,他广泛涉猎我国传统文化典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仅学得了教书的丰富知识,练就了育人的过硬本领,而且造就了诚信友爱、乐善好施、谦恭温顺、坚强不屈的优秀品格和爱岗敬业、公正无私、甘于奉献、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 父亲为人师表,诲人不倦。他自民国三十年代开始从教,至新中国八十年代退休,先后在我县的马头上、泉井眼、礼仕湾、舂陵、中和、清水桥、上龙盘等地的10余所农村学校任教长达四十余年,历任教导主任、校长等职。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始终忠于职守、以校为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传道授业,呕心沥血,教书育人、孜孜不倦;以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师德,启迪一个又一个蒙昧幼小的心灵,培养一批又一批国家栋梁之材,可谓“血磨四十载,花开千万枝”,为宁远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为人师表,率先垂范,逝世之前,仍以一位唯物主义者的勇气,毅然决然写下“火葬”的遗书,并再三叮嘱儿女对其丧事一切从简,移风易俗,避免浪费;以“从我做起”的高尚行为积极推动社会风气的改良。其师表精神不言而喻,可歌可泣。 父亲坚强不屈,乐观豁达。他一生历经“土改”、“反右”、“社教”、“文化大革命”等各类惊心动魄的群众运动,不幸因刚正不阿,直言相谏,于一九五七年被打成“右派”,回家“改造”二十余年。期间,历尽了人世的悲欢离合,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可谓一生坎坷,一世沧桑;但他虽处惊涛骇浪,沉浮人生,却毫不气馁,毫不屈服,始终相信党、相信人民、相信历史、相信公道自在人心,始终保持坚忍的性格、平和的心态,勤奋学习、积极劳动,磨砺意志、锤炼品格,以乐观的态度,不屈的精神,忍受一道又一道折磨,战胜一次又一次困难,最终迎来共和国改革开放的春天,人人平等的时代。他那种虽处劣境而不气馁,虽陷困境而不屈就的坚定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永远激励后辈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砥砺前行,永远鞭策后人在改革的激流中劈波斩浪,奋勇前进! 父亲洁身自好,高风亮节。他生活简朴,酷爱读书,关心国事,注重锻炼,一生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即使年近九十,仍坚持每天读书看报,清早散步做操,晚上收看新闻;但从不打牌,从不赌博,从不做有损身心健康之事。生活中,他为人处世忠厚老实,疏财仗义;待人接物诚信友善,礼貌有加;毕生牢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训,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工作中,他积极进取,脚踏实地,廉洁奉公,从不与人争权夺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教育后代,他“言必行,行必果”,以身示范,言传身教,表里如一。在中西方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思潮激烈碰撞,多类沉渣跌宕泛起的时代,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洁身自好,遵纪守法,始终保持一位人民教师的高风亮节,以自己的的优良品行教育后代,启示后辈。 昔人已过蓬莱阁,德范犹香启后人。父亲的精神不朽,品德长存! (编辑:许文杰 责编:邓明平)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
Archiver|小黑屋|关于中国普法教育在线|中国普法在线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0 Comsenz Inc. ( 豫ICP备2021008138号 )
地址:中国郑州市市二七绿地滨湖国际城1区3号楼20层, 电话:4001626117,email:y2006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