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光阴,如水流淌,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已历经十个年头。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滔河乡移民们的身影熠熠生辉,他们是伟大工程的参与者,更是奉献与新生的生动诠释者。(上图为滔河乡移民新村闫楼村)“过去村里全是土坯房,雨天屋顶总漏水,下的大了还有倒塌的风险,晚上觉都睡不好。现在家家户户搬进了新房子,铺了水泥路,安装了照明灯,角角落落都进行了绿化美化。”提起移民扶持政策落实带来的闫楼村华丽蜕变,村民岳红如数家珍,眉宇之间透露着自豪。“目前我村杏李产量已经突破40万斤了”滔河乡移民村致富带头人、闫楼村会计杜峰看着杏李记录本,难掩内心的喜悦:“去年的杏李产量有20多万斤,总销售额96万余元,其中有27户的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今年这个数字能翻一翻,老百姓的日子总算越来越好了”。近年来,滔河乡始终坚持把移民增收致富、安居乐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滔河乡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引导移民因地制宜发展杏李产业种植,制定杏李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和具体措施,通过“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导杏李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同时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冷水鱼虾养殖等特色产业,使移民群众收入稳步增长、移民新村建设不断改善、“家美、民富、村强”的良好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同时加强管理,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起来,让每一个移民家庭、每一位移民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移民安置不是终点,滔河乡政府建立长期跟踪服务机制,关注移民在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在农业生产及产业发展上,组织技术人员对移民进行专项培训,指导他们适应新的土地条件发展产业;在社会保障方面,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移民都能享受到应有的福利,让他们真正融入新的生活环境,感受到家的温暖。下一步,滔河乡将坚决落实“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政治责任,全力护生态保水质的同时,继续完善移民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育、医疗设施等。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等,让移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力争打造秀丽新滔河,谱写移民幸福新答卷。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
Archiver|小黑屋|关于中国普法教育在线|中国普法在线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0 Comsenz Inc. ( 豫ICP备2021008138号 )
地址:中国郑州市市二七绿地滨湖国际城1区3号楼20层, 电话:4001626117,email:y2006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