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法教育在线

中国普法教育在线 首页 法治文化 查看内容

陕西麟游:非遗项目进校园 传统文化润童心

2022-5-30 10:08| 发布者: 编辑王猛| 查看: 401005| 评论: 0

为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养广大中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传承,近日,麟游县围绕非遗项目,紧扣“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非遗文化进校园实践活动,邀请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脸谱绘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星和凤翔泥塑胡深世家第五代传人胡小红来到麟游县西街小学,传授非遗手工技艺,为广大师生带去了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
非遗是一个民族传承至今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深植于地域文化土壤中的文化根脉,让非遗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与中小学教育有机融合,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优质文化资源占领校园阵地,提升在校学生美育水平的重要途径。

5月26日,麟游县文化馆特邀宝鸡社火脸谱博物馆馆长、宝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2008年宝鸡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脸谱绘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首席画师、“中国十佳民间艺人”张星为麟游县西街小学广大师生做了堂题为《社火脸谱》的讲座。他从民间社火的起源、产生、类型讲到社火脸谱,又从社火脸谱讲到马勺脸谱的设计制作过程、从马勺脸谱的打磨、构图、白描、涂色以及他独创的沥粉勾金,并进行了现场演示,精彩的讲解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让学生们近距离的了解了马勺脸谱的创作过程,又受到了很好的民间艺术的熏陶,课堂上学生们亲自动手,现场体验社火脸谱的绘制,寓教于乐,收到较好的效果。
凤翔彩绘泥塑是我国至今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艺产品,造型多样,形态逼真,表现手法率真朴实,具有十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较高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和美学研究价值。当天下午,凤翔泥塑胡深世家第五代传人胡小红从泥塑的起源、泥塑的制作过程采土、砸泥、造型、制模、翻坯、合坯、粉洗、勾线、彩绘、上清漆、包装工艺进行详细的讲解。孩子们通过互动式学习,激发了对非物质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

5月27日,麟游县文化馆还组织西街小学师生参观了九成宫酒厂,九成宫酒酿造技艺属麟游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成宫酒酿造技艺,始于唐宋,盛于清末。据《麟游县志》记载:清代后期,麟游就有酿酒作坊,它以醴泉故址附近的深层地下水和优质高粱为原料,以优质豌豆、大麦制曲,稻皮等为辅料,经过严密的传统工艺加工,并进行科学勾兑而成,属凤香型白酒,其特点是醇厚甘冽、优雅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九成宫酿造技艺,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它是麟游人民智慧的结晶。九成宫酒酿造技艺传承人柏军成给学生们讲解了《九成宫酒酿造技艺》,让孩子们真正地感受到非遗的魅力,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民族自豪感,从而喜爱非遗文化,做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承。
本次活动由陕西省文化馆主办,宝鸡市群众艺术馆和麟游县文化馆承办,旨在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实现非遗文化保护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熟悉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近年来,麟游县文化馆(县非遗保护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始终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传承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校园”活动,通过强阵地、育人才、办活动等多种方式,不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授课、现场指导,让广大群众和师生感受传统非遗的魅力,推动非遗文化“活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祁军平 万亚红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小黑屋|关于中国普法教育在线|中国普法教育在线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0 Comsenz Inc. ( 豫ICP备2021008138号 )

地址:中国郑州市市二七绿地滨湖国际城1区3号楼20层, 电话:4001626117,email:y2006h@126.com

返回顶部